琥珀色液體晶瑩搖曳,圓形冰塊透著一絲沁涼,這是曾出現在許多經典電影中,主角獨坐吧檯時常喝的酒——威士忌。這款酒類在生活中並不少見,不管是在商務場合,或是年節送禮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。
如今,世界上有蘇格蘭、愛爾蘭、美國、加拿大以及日本等5個主要威士忌產地。
2. 愛爾蘭:煙燻風味、口感清爽
3. 美國:原料穀物最豐富
4. 加拿大:融合多種威士忌,豐富口感
5. 日本:使用特有釀酒桶,威士忌帶有「禪味」
1.蘇格蘭:威士忌的起源,經典中的經典
蘇格蘭威士忌分成 5 個產區,不同的地質風土與水源,造就了截然不同的風味;其中最大的群聚地點斯佩賽 Speyside 酒質優雅多元,高地區 High land 則富有強烈厚實的煙燻風味,低地區 Low land 甘冽圓融,坎培爾鎮 Campbel town 帶有鹽味與豐潤香氣,而說到艾雷島 Islay Island,第一印象絕對是濃厚的煙燻泥煤味。
蘇格蘭威士忌如今熱銷全世界,95%的生產量都是銷往世界各地,但在 17 到 19 世紀卻也曾經有過一段黑暗的「地下歷史」;當時為了對抗政府的高額稅金、躲避稅務人員的稽查,私釀業者發展出多元化的蒸餾設備和雪莉酒桶的熟成技法,而遷往人煙罕至的酒廠,則意外地受惠於純淨清冽的山泉水,成就更高品質的威士忌風味。只是蘇格蘭如今雖然貴為全世界最大威士忌產地,境內 125 酒廠卻有 80%都隸屬於大型跨國集團,許多屬於當年獨立酒廠的傳統與堅持,可能也只能存在遙想之中了。
蘇格蘭具有代表性的酒廠
格蘭利威The Glenlivet
格蘭菲迪Glenfiddich
百富Balvenie
麥卡倫Macallan
格蘭傑Glenmorangie
雅柏Ardbeg
2.愛爾蘭:煙燻風味、口感清爽
愛爾蘭堪稱世界威士忌的鼻祖,產量甚至曾經一度超越蘇格蘭,擁有超過 2000 家蒸餾廠,然而現在卻只剩下 3 家,而且都由跨國集團持有,產量甚至比後起之秀的日本還少;關鍵原因之一,在於 19 世紀當蘇格蘭酒廠使用新式蒸餾法和調和式威士忌來擴充全球市場,以固執民族性聞名的愛爾蘭人則堅持麥芽原料、使用單式蒸餾器的傳統方式,因而在全世界的威士忌市場角逐戰中敗下陣來。然而時至今日,當單一麥芽重新引領市場,卻也為愛爾蘭奠定了「高級威士忌」的地位,擁有清淡柔潤的風味。而在跨國集團的運作下,近年來的愛爾蘭酒廠也出現較多的彈性,陸續推出知名的調和威士忌,在新做法中是否維持原有的調性,就值得愛酒人是細細品味觀察了。
愛爾蘭具有代表性的酒廠
知更鳥 Redbreast
布什米爾Bushmills
3.美國:原料穀物最豐富
傳承自英國移民,早期的美國威士忌使用的是裸麥和小麥;但在 18 世紀,美國威士忌也同樣遭遇到政府把威士忌當成稅徵肥羊,許多業者紛紛遷往當時還是法國殖民地的肯德基與田納西州,也是現今美國最聞名的威士忌產地;美國最具代表性的酒種─以玉米為原料的肯德基波本威士忌,正是當時使用當地盛產穀物而發展出來的產品。
美國穀物威士忌擁有較濃郁的木桶香氣,口感也較辛辣粗獷,雖然是全世界第 2 大產區,但以內銷為主,在台灣則更是少見。
美國具有代表性的酒廠
金賓 Jim beam
留名溪 Knob Creek
美格 Maker’s Mark
4.加拿大:融合多種威士忌,豐富口感
加拿大的威士忌產業發展期間與穀物原料和美國相近,但製程則別具特色,使用裸麥威士忌和以玉米為原料、連續式蒸餾做成的基礎威士忌,放入橡木桶中熟成後進行調合,帶來截然不同的清淡花香風味。
加拿大威士忌是全球目前第 3 大產區,但酒廠多已被美國酒業集團收購,以內銷和銷往美國為主,在台灣人眼中更是趨近「隱形」的產區。
加拿大具有代表性的酒廠
加拿大會所 Canadian Club
5.日本:使用特有釀酒桶,威士忌帶有「禪味」
日本的威士忌產業從 20 世紀才開始,由目前兩大品牌一甲 Nikka 和三得利 Suntory 的創辦人引進蘇格蘭的製酒技術;與 Nikka 希望重現蘇格蘭高地威士忌的理念不同,Suntory 則以熟成與未熟成的麥芽威士忌調合,創造出較符合日本人飲食口味、柔順淡雅的「角瓶」,也是第一款日本國產的調和威士忌。
雖然日本威士忌的產量在 100 年內快速增長,躍身世界 5 大威士忌產區之一,主要銷售仍在日本國內;不過近年來日本威士忌屢次在國際威士忌競賽中名列前茅,已經成為國際威士忌令人矚目的後起之秀,外銷金額在近 10 年內成長了 10%,雖然說基數較低,但用「起飛」來形容也不為過,而有著文化和地緣關係的台灣人在這其中更著實「貢獻」了不少。
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酒廠
響 Hibiki
山崎 Yamazaki
白州 Hakushu
三得利 Suntory